视力模糊多半是逐渐的,很难说清发病日期,眼部无异常发现。
1、近视
远视力减退,近视力正常。中度以上近视可出现玻璃体液化、混浊,主观感眼前黑影飘动。
2、远视
轻度远视可以被调节代偿,故青少年轻度远视者,远、近视力可保持正常。只有度数较高的远视眼才会显出视力减退,且近视力比远视力减退早而明显。患者常因调节疲劳而有眼胀、头痛等症状。
3、散光
远、近视力均不清晰,似有重影,伴眼胀痛、头痛,甚至恶心呕吐等眼疲劳症状。
4、老视
40岁以上远视力正常,近视力减退,年龄愈大、近视力减退愈明显。特别是近距离工作时视物不清,为了看清楚,不自觉地把物体挪远,并将头后仰。甚或出现调节疲劳,如眼胀、头痛和眼眶部疼痛等。
屈光间质病变引起的视力模糊
(1)角膜瘢痕或变性
角膜是无血管结构的透明组织。透明是角膜组织的最大特征,是担负其生理功能的基本要素。一旦因外伤或有害因素影响,使其透明度丧失发生混浊,就会引起视力障碍。
(2)白内障
白内障是常见眼病和主要致盲原因之一。
1、老年性白内障
是最常见的白内障,多在50岁以后,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多为侧性,两眼可先后发病。可出现进行性视力减退,或出现单眼复视。
2、先天性白内障
有些除晶体混浊外,还有全身及眼部异常。晶体混浊多为双眼、静止性。
3、并发性白内障
是指由眼内病变引起的白内障。常见眼病有青光眼、葡萄膜炎、视网膜脱离、视网膜色素变性、视网膜血管病等。
4、全身病所致白内障
最常见的是糖尿病性白内障。年龄大者,体征多与老年性白内障相似,只是发病年龄较早,发展较快。典型的青少年糖尿病性白内障,多双眼发病,进展迅速。
5、低钙性白内障
或称手足搐搦性白内障。可有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婴幼儿软骨病、孕妇或哺乳期缺钙。
(3)晶体脱位
晶体脱位分全脱位和不全脱位。全脱位时,瞳孔区晶体缺如,表现前房加深,虹膜震颤,眼底呈高度远视性改变。不全脱位可有单眼复视。
(4)玻璃体混浊
玻璃体混浊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某些眼病的一种表现。多系眼内炎症、出血、变性、异物、寄生虫等引起。轻者可有眼前黑影飘动,视力可无影响。重者自觉眼前呈云雾状昏暗,甚或仅有光感。
(5)开角型青光眼
开角型青光眼又称慢性单纯性青光眼。其主要特点是高眼压状态下,前房角宽而开放,与闭角型青光眼发作时房角关闭有着根本性不同。大多数患者早期无任何症状,少数病例眼压高时感头晕、头痛、眼胀或视蒙。
(6)眼底病变
外眼检查多无任何变化,其症状主要是视力减退、视物变形、变小、色视、暗点等。
1、视网膜血管阻塞
2、视网膜静脉周围炎
3、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是以黄斑区水肿为特征的常见眼底病。单眼或双眼均可发病,常易复发,多见于男性,发病年龄在20-45岁。病情可以自限。自觉视力减退,70%左右的患者视力在0.5-1.0之间,很少低于0.1。主诉视物不清,有中心暗点、形、色视或小视。
4、视网膜脱离
指视网膜本身组织的神经上皮层和色素上皮层分离。初起视网膜受到刺激产生闪光感及眼前黑影增多。继之视野中出现固定性黑影遮挡,视物变形及明显视力障碍。
5、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
具有遗传倾向的慢性进行性视网膜色素上皮和光感受器的变性疾病。夜盲和双眼视野逐渐缩窄是本病主要特征。
6、全身性疾病的眼底病变
一些全身性疾病可引起眼底病变而导致视力障碍。除全身病的临床表现外,眼底表现各有其特点。
7、视神经及视路病变
8、弱视
凡眼球外部、内部无任何器质性病,变矫正视力低于0.9者,即可诊为弱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