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疲劳的症状
据调查,景主任教大家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患了“视疲劳”:如果在头痛、流泪、眼刺痛、视物模糊、复视、畏光、眨眼、恶心、眼沉重这10个症状当中,你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症状,就表示你已经患了视疲劳了。
五种主要原因
屈光不正:近视、远视、散光患者为了看清目标,往往需要用比正常眼更多的调节力,以代偿眼球屈光的不足,久而久之,便会导致视疲劳的发生。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小发作时,患者常有视物模糊、眼部酸胀和头痛症状,休息后可自行缓解,与常见的视疲劳症状没有明显差别。专家提醒,患者不能麻痹大意,应及时就医,否则青光眼极有可能在视疲劳的基础上发生急性大发作,对眼球造成不可逆的严重损害。
干眼症:据统计,整天与电脑打交道的人,8成以上都有不同程度的视疲劳症状。视屏族在操作计算机、看文件、输入文字、抬头看屏幕等重复动作中,眼球平均每天要转动2~3万次,这些动作都得靠眼球肌肉———睫状肌的控制,同时因为眼睛要不停地注视文字、符号或图像这些闪烁跳动的“发光体”,使眨眼次数减少,泪液分泌减少,造成眼睛干涩。加上使用电脑时,一旦集中精力工作就忘记休息眼睛,导致眼睛在不知不觉中负荷过度,视疲劳便由此产生。年轻的“游戏一族”“办公一族”和“有车一族”里,干眼症堪称“罪魁祸首”。
斜视:患有外隐斜视的人由于眼外肌力量不平衡,两眼有向外偏斜的倾向,容易发生眼肌性视疲劳。
全身疾病:视疲劳的症状表现在眼睛,但病因可能是复杂的全身性疾病,比如更年期综合征、甲亢、高血压、低血压、贫血等。具有上述疾病的患者往往难以消除症状,必须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
注意休息最重要
景主任认为,在大多数人的眼里,视疲劳只是眼睛累了的缘故,只要休息一下,立马就会好,根本没必要到医院就诊。殊不知,视疲劳有可能是众多眼和全身疾病的重要表象,如果得不到及时诊治,不但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还可能使隐藏在视疲劳背后的疾病被延误治疗。他给了7个建议———
1.生活要有规律,休息及睡眠要充分。
2.改善工作环境,照明光线应明暗适中。
3.干燥季节或使用空调时,室内要保持一定的湿度。
4.注意用眼卫生。坐姿要端正,视物要保持适当距离。避免长时间、近距离、过于精细的工作。长期使用电脑时,荧屏的清晰度要好,亮度要适中,眼睛与屏幕的距离应在60厘米左右,双眼平视或轻度向下注视荧光屏,每工作1小时休息5~10分钟,尽量远眺、放松,并多眨眼睛。
5.多吃富含维生素A、B的食物,如胡萝卜、韭菜、菠菜、番茄、豆腐、牛奶、鸡蛋、动物肝脏、瘦肉等。
6.定期体检。眼睛不适要及时诊治,尽可能早期发现、根除原发病变。
7.缓解眼疲劳的眼药水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因为目前90%的眼药水中都含有防腐剂,这些物质会对眼睛表面的细胞产生损害。景主任说:“干眼症患者最好选择无防腐剂的人工泪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