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黄素又名“植物黄体素”,在自然界中与玉米黄素(Zeaxanthin)共同存在。叶黄素与玉米黄素是构成玉米、蔬菜、水果、花卉等植物色素的主要组分,也是构成人眼视网膜黄斑区域的主要色素。人类的眼睛含有高量的叶黄素和玉米黄素,但这两种元素是人体无法制造的,必须靠含叶黄素和玉米黄素的食物来补充,若缺乏这两种元素,眼睛就会失明。
叶黄素-基本情况 化学名称:3.3’一二羟基一旺一胡萝b素。
分子结构:
叶黄素分子结构式
分子式:C40H5602
相对分子量:568.85
溶解性:不溶于水,易溶于油脂和脂肪性溶剂。
性状:纯的叶黄素为棱格状黄色晶体,有金属光泽。
稳定性:对光和氢不稳定,需贮存于阴凉干燥处,避光密封。
叶黄素-分布和来源
万寿菊叶黄素和玉米黄素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含量也较高,一些绿色蔬菜水果如卷心菜、菠菜、莴苣、绿豆、油菜中均富含叶黄素,但该类植物中同时也含较多的叶绿素、β-胡萝卜素及其他类胡萝卜素的环氧、氧代衍生物,遮蔽了叶黄素和玉米黄素的色泽;叶黄素是绿叶中主要的类胡萝卜素;玉米黄素的分布极其广泛,它一般与黄体素是伴生在一起的。在大多数植物中,叶黄素的含量均大于玉米黄素;仅在玉米中玉米黄素的含量高于叶黄素。此外一些黄橙色水果如芒果、木瓜、桃子、南瓜等也均富含叶黄素和玉米黄素。经过人们长期的寻找发现,万寿菊花中黄体素和玉米黄素的含量极高,其它类胡萝I-素杂质少,易于分离纯化,可作为工业生产的良好来源。
叶黄素-主要功效 1.保护眼睛视力
(1)叶黄素是眼睛中黄斑的主要成分,对老年性视网膜黄斑退化(AMD)有预防作用,改善老年人视力衰退。
(2)预防老年性黄斑变性所导致的盲眼病。由于衰老而发生的肌肉退化症可使65岁以上的老年人引发不能恢复的盲眼病。而叶黄素在预防肌肉退化症方面效果良好,由于它在人体内不能产生,因此必须从食物中或额外补充,尤其是老年人必须经常选用含叶黄素丰富的食物。美国于1996年建议60-65岁的人每天需补充叶黄素6mg。
(3)眼睛中的叶黄素对紫外线有过滤作用,有保护由日光、电脑等所发射的紫外线所导致的对眼睛和视力的伤害作用。
(4)降低白内障的发生率。
2.减轻体内和皮肤退行性老年斑的危险,通过抗氧化作用,降低过氧化脂质的形成。
3.调节血脂。防止低密度脂蛋白被氧化,从而减轻心脏病的危险。
4.抗氧作用。抑制活性氧自由基的活性,阻止活性氧自由基对正常细胞的破坏.叶黄素可通过物理或化学淬灭作用灭活单线态氧,从而保护机体免受伤害,增强机体的免疫能力。
5.延缓动脉硬化作用。血液中叶黄素含量较低,极易引起动脉血管壁增厚,随着叶黄素含量的逐渐增加,动脉壁增厚趋势降低,动脉栓塞也显著降低.同时,动脉壁细胞中的叶黄索还可降低LDL胆固醇的氧化性。
5.抗癌作用。叶黄素对多种癌症有抑制作用,如乳腺癌、前列腺癌、直肠癌、皮肤癌等.在膳食中摄人叶黄素不仅能抑制肿癌甚至可以起到预防肿瘤发生的作用.有关机构建议人均每天报人400g~600g的水果和蔬菜可使患癌症的相对危险性降低50%。
适应症
黄斑病变、视网膜色素变性、白内障、青光眼、糖尿病视网膜色素变性、近视、玻璃体浑浊(飞蚊症)、视疲劳、动脉硬化、心血管病、乳腺癌、宫颈癌、皮肤癌、抗氧化、护肤美容。
|